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
微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中的面部表情,大多数情况下与积极情绪相关联,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传递友好和善意的角色。但你知道“痛苦时的微笑”吗?
在疼痛等负性情境下,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也会露出微笑,这似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应对机制,引发了众多研究者探讨微笑在负性情境下的潜在机制。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笑在急性疼痛情境下的作用,特别是它如何影响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Luu et al., 2025)。
微笑的多重功能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微笑能促进身体健康。研究表明,微笑带来的愉悦感有助于降低血压,优化心率变异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微笑还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这种激素在应激状态下会大量分泌,引发焦虑情绪),从而有助于减轻日常生活中的慢性压力影响。
疼痛体验中的微笑现象
微笑作为一种非言语的情绪表达方式,不仅是快乐、满足和喜悦的表达,还在许多负面情境下出现,如疼痛、压力和困境中。研究者探讨了微笑在疼痛体验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约三分之一的人在实验室诱导的疼痛刺激下会自发地微笑。这种微笑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应对疼痛的策略,即通过面部表情的改变来影响疼痛感知和情绪反应。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实验诱导的疼痛任务中,通过操纵面部表情(如使用筷子咬住嘴唇以模拟微笑)可以降低个体的疼痛报告和生理反应(如心率和皮肤电导)。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验操纵的方式诱导微笑,而非观察自然发生的微笑。此外,关于自然发生的微笑在急性疼痛情境下的作用及其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研究仍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发微笑在急性疼痛体验中对生理(如心率)和心理反应(如疼痛报告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与积极情绪之间的关系。
测量疼痛时的面部表情
实验共招募57名大学生被试,年龄在18-30岁之间。
实验设计采用冷压任务(Cold Pressor Task)诱导急性疼痛体验,被试需将非优势手浸入装接近冰点温度(3.8°C-4.2°C)的水桶中,并保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分钟。在实验过程中,被试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以及面部表情被持续监测,并在实验前后填写问卷以评估疼痛感知、情绪状态和积极情绪水平。
其中,研究使用诺达思的面部表情分析系统(FaceReader)对被试在冷压任务期间的面部表情进行编码分析。该软件能够追踪面部肌肉的活动情况,编码20个动作单元(Action Units)并根据特定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惊讶、愤怒、恐惧、厌恶和中性)对面部表情进行分类。

面部表情分析系统 (FaceReader)
面部表情分析系统 (FaceReader)
研究主要关注微笑表情的持续时间和平均强度,因此,对微笑进行了二分类。定义持续时间大于0秒的人为“痛苦时微笑”,分数等于0的人为“在痛苦时不微笑”。结果表明,大约36.8%的被试在痛苦时露出了微笑,且此时平均微笑持续时间为6.7秒(SD = 9.25)。
微笑的力量
在初步分析中,发现性别是影响心率反应的一个重要协变量。具体而言,男性在冷压任务和恢复期的心率均显著低于女性。因此,在后续的分析中将性别作为协变量进行调整。
(一)自发微笑有助于降低心率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微笑对心率反应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具体而言,在冷压任务中自发微笑的被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平均心率较低(图1(a))。在调整性别影响后,结果仍然保持一致(图1(b))。这一结果表明,自发微笑在急性疼痛体验中有助于降低心率反应。

然而,回归分析显示,冷压任务中微笑的持续时间与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心率没有显著关联。这表明,微笑对心率反应的影响可能更多地取决于微笑是否发生,而不是其持续时间。
关于微笑如何降低心率的机制,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面部反馈假说(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面部肌肉的活动可以影响情绪体验,而微笑可能通过激活眼部周围的肌肉来触发眼心反射,进而刺激迷走神经并降低心率。然而,本研究无法直接验证眼心反射是否被激活,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监测神经和面部肌肉活动来进一步探索这一机制。
此外,微笑对心率的影响可能还涉及到个体的基线情绪状态。本研究发现,那些在基线时报告较高积极情绪的参与者更可能在冷压任务中微笑,并且这些被试的心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也较低。这支持了积极情绪压力缓冲模型(Positive Affect Stress Buffering Model),即积极情绪可以改善对压力的感知和生理反应,以及从压力中的恢复。
(二)持续微笑有助于恢复积极情绪
在冷压任务的恢复阶段后,微笑与自我报告的积极情绪状态没有显著关联;而冷压任务中微笑的持续时间与恢复后的积极情绪状态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微笑不仅有助于在疼痛体验后提升积极情绪水平,而且微笑的持续时间越长,这种提升效果越明显。这一发现也支持了面部反馈假说,即面部肌肉的活动可以影响情绪体验。通过微笑,被试可能激活了影响情绪体验的面部肌肉,从而在冷压任务后报告了更高的积极情绪状态。
继续探索面部表情的潜在益处
本研究为理解自然发生的微笑在急性疼痛情境下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新发现。
借助面部表情分析系统(FaceReader),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自发的面部表情在常见应激源(如急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疼痛体验,还为积极心理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参考文献
Luu, J. H., Acevedo, A. M., Pourmand, V., & Pressman, S. D. (2025). The power of smiles: mitigating pain through facial expression.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10.